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,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
集群是生态概念,是在一定地域和环境中各种生物种群规律结合的结构单位。农业产业集群是指,在农产品生产基地附近的一定地区,同一地点或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相关的许多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,具有共性和互补性地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峙,形成一个有机集团。
做农业有门道儿: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,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
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
对于工业产业集群,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刚刚开始,还存在很多问题,特别是不发达地区,由于其特有的社会经济特征,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,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
1.农业产业集群层次低。
第一,农村产业集群主要是以涉农传统产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后者主要依赖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建立,农业产业集群内的许多企业现场简陋,设备陈旧,以传统技术生产为主,有的人手工生产,产品等级不高,技术含量低且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:一方面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,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。这些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层次低。第二,农业集群产业链短缺。近年来,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链虽然得到了延伸,但基本上只是农产品的初级加工,而且产业链还很短。集群内部门主要包括产前种子、化肥等相关技术服务部门,农户种植、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。
2.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但文化科技水平低。
我国农村人口众多,劳动力达7.9亿人,潜在人力资源丰富,并且每年有增长趋势,但总体来看,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。从文化素质来看,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,在我国当前农村的外出劳动者中,小学文化程度为22%,中学文化程度为51%,高中文化程度为24%,其他为3%文盲等低质量人口居多。从劳动技能的角度来看,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严重滞后。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技术技能和知识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加,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和其他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加,但劳动力总量的比例仍然很小。国务院政研室发布的《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》显示,目前,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%,初级职业培训和受教育的占3.4%,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.13%,接受技术培训的占76.4%。我国目前由于农村剩馀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,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,他们的就业面积狭小,一般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,工资水平下降,引起这些岗位的激烈竞争,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优化的需求。
3.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严重短缺。
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地处基层,融资渠道狭窄,各渠道的融资能力非常有限:地区财政多数不足,政府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投资比例有限;金融机构的高负债、高经营成本正在缩小信贷规模,信贷资金支持程度低;私营风险投资机构不足;农民收入水平低,投资能力有限;农业保险引起的关注不足,目前农业保险业在国内保险业中所占比例很低,农业保险账户整体保险费率低于1.5%,欠发达地区这一比率低,接近零。这样,农业产业集群在融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当短暂,制约了其形成和发展。
4.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所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。
农村公共产品,包括道路交通、通信、电力基础设施、专业市场建设和品牌创造、共同技术创新机构、教育培训机构、产品质量测试设施和其他软件,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由于我国农业投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,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。首先,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,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水电等基础设施仍然缺乏。其次,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,农民迫切需要大型水利灌溉设施、大规模农业固定资产、良种栽培、市场供求信息等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短缺,交通设施建设管理普遍落后。第三,农村可持续发展公有关的公共物品供应严重短缺;第一,大部分农村教育供应不足,农村学校数量和教师素质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;第二,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普遍不足,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。
农业产业化集群未来可利用模式
1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,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。
农业跟其它产业相比一个显著不同点是农业的区位性和生物依赖性。农业走产业化集群发展之路,形成农业企业集群的产业化发展模式。首先,必须找到可以利用的地方特色资源,这是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的必然选择。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,依托地方农业优势,实现农产品的强势分布,努力创建优势产业集群,形成突出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,优化区域布局,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,通过新的主导企业和辅助产业发展,逐步建立特色农产品发展链延伸模式。
2.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“谷”模式。
产业集群具有如何降低相关成本的重要特点,园区和市场推动的“谷”模式必然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另一个可选择模式。从计划建设“谷”到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,首先相应的政策要引进企业。也就是说,必须筑巢招凤,维持相应政策入园的企业。光靠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是不够的。重要的是在入园企业之间建立专业分工合作和密切的经济关系,形成基于合作竞争的交流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,使企业融入当地文化环境。只有当企业集群植根于本土时,集群中的企业才能获得外部的经济和创新优势,使产业集群的谷型模式具有持续的生命力。
3.“小商品大市场”的“一村一品”模式。
家庭研讨会和民营企业手工生产以村为单位集聚,注册农产品加工优势行业,建立以出口为中心的“一村一品”产业集群模式。""小商品大市场”专业村集群模式是其产品成本和质量是集群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。同时,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间的网络化和经济总量等问题,应以此模式来考虑。
4.循环经济发展模式。
这一模式由生产链和生态系统构成。通过在一条条生产链、一条条生产链上的连接点上企业的集聚,构建比较完善的多门类农业结合集聚生态系统。各系统内各自生产产品,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相互联系,形成比较完整、封闭的农业生态网络,优化配置农业生态网络内的资源,有效利用废弃物,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。5.其他模式。农业产业集群模型有很多,如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载体模型、选择性利用外资形成本地产业链的效应模型、具有共享产品特征的网络模型等。但一般而言,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当满足不同水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。
案例
荷兰农业集群生发的特点:以花卉产业为例
荷兰是欧盟第六大经济体,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,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荷兰农业有一些“世界第一”。农业出口率居世界第一,土地生产率居世界第一,远远超过世界各国(1991年荷兰土地生产率为2468美元/公顷)。设施农业也是世界一流的,例如国内的玻璃温室面积超过1万1千公顷,占世界温室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,是世界第一。这些与荷兰农业实施集群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。